本市将对7类重点食品开展专项抽检本市将对7类重点食品开展专项抽检 详细介绍:
本报讯(记者 王薇)2月初,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 -2024)正式实施。北京青年报记者2月27日从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了解到,截至今年1月,本市食品生产企业已全部落实新版标准要求。下一步,本市将对黄油、果蔬汁(浆)、面包、糕点等7类重点食品开展专项抽检,如察觉缺陷产品将及时实施下架,并追溯原料来源及生产流程。 把维生素B12、叶酸等营养强化剂纳入食品添加剂范畴;脱氢乙酸钠不得在面包、糕点等产品中使用据了解,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 -2024)中,对各类食品生产主体使用食品添加剂提出了新要求,包括将营养强化剂列入食品添加剂中、修改了部分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上的要求以及食品用香精、香料使用原则等。 据了解,为督促企业落实,在新版标准实施前,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对食品生产经营公司进行宣传贯彻,让相关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充分了解和掌握新版标准的规定要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处副处长龚庆华介绍,自2024年新版标准发布以来,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食品生产企业等开展专题宣传活动,解读新版标准具体实际的要求,先后对全市食品生产企业组织专题培训18次,确保企业知悉并落实新版标准。 另外,全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已开展三轮次逐户上门指导宣传,“一对一”解答企业问题50余件。督促食品生产企业将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写入企业风险管控清单,要求企业对标对表新版标准,主动开展产品配方、生产的基本工艺以及包装标识等方面的对照自查,严格根据相关要求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同时,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实时跟踪属地生产企业情况实施闭环管理,建立新版标准落实任务台账,符合一户销账一户。 新版标准实施后,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大了监督管理力度,采取“扫码检查+非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检查食品经营企业进货检查验收制度落实情况,以及生产和制作的这类食品的加工制作情况,并有明确的目的性地开展抽检监测。从检查和抽检情况去看,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情况良好,未发现相关违法违规行为。 北京市食品检验研究院专家提示,合理、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能大大的提升食品的安全性,延长食品储存时间,或改变食品的感官特性,能更好地满足多种消费需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建议消费者不必谈“添”色变,理性看待由于居民膳食结构变化、食品制造业技术发展等因素带来的防腐剂应用限制范围的调整。新版标准实施后,部分食品保质期可能缩短,注意适量采购、避免囤积。
上一篇: 解码创新浙江:AI时代点亮“科技+医疗”火种
下一篇: 质量追溯系统
|